“症状经济”……啧,这个词儿,第一次听就觉得怪瘆人的,但细想,又精准得让人脊背发凉。你有没有觉得,我们现在活着的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症状制造机”?每天睁眼,各种“症状”扑面而来:环境污染是症状,心理焦虑是症状,贫富差距更是个赤裸裸的症状。然后呢?我们就开始忙着吃各种“药”——“绿色产业”是环保药,“心理咨询”是情绪药,“慈善捐款”是道德药。吃药吃得不亦乐乎,经济也“蹭蹭蹭”地“增长”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问题是,我们真的病了吗?还是说,我们根本就活在一个巨大的“病人”身上,而那些所谓的“药”,只是让这个“病人”看起来没那么吓人的化妆品?
说“症状经济”是当代资本主义的病态逻辑,真不是危言耸听。想想那些“经济学家”成天鼓吹的“健康”、“增长”、“繁荣”……这些词儿,听起来多美好,多正能量!但剥开这层金光闪闪的包装纸,里面包着的,往往只是对真正病灶的视而不见,甚至是有意纵容。“健康”?“增长”?呸!不过是用一堆华丽的辞藻,掩盖系统性的溃烂而已!
这个“症状经济”啊,就像一个高明的江湖郎中,专治各种“疑难杂症”,但人家可不负责“根治”,人家靠的是“复购率”!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是不告诉你,你这头疼脚疼,其实是同一个病根儿!环保产业?哈哈,简直是本世纪最大的黑色幽默!我们这边厢疯狂排放,那边厢拼命“减排”,一会儿搞碳交易,一会儿弄“绿色债券”,忙得热火朝天,但谁敢真正质疑一下,我们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本身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大!笑!话!“绿色经济”?更像是在一个快要咽气的病人身上,插满了各种“绿色”的管子,显得好像“生机勃勃”,其实呢?不过是续命罢了!
更荒诞的是什么?是那些横空出世的“模因币”(Memecoin)!狗狗币,柴犬币,各种奇奇怪怪的动物币、表情包币……它们空无一物,毫无价值,纯粹靠网络“迷因”和社群“共识”炒作起来,一夜暴富的神话和瞬间归零的噩梦每天都在上演。这难道不是“症状经济”最极致、最疯狂的表演吗?经济下行,阶层固化,年轻人看不到希望,怎么办?炒币啊!买“狗屎币”啊!幻想一夜暴富,逃离 996 的苦海,实现阶级跃迁!
Memecoin 就像“症状经济”开出的一剂最廉价、最刺激的“精神鸦片”,它麻痹了人们的理性思考,转移了社会矛盾的焦点,把对结构性问题的反思转化成一场全民参与的“击鼓传花”游戏。你以为你在“投资未来”?不,你只是在为“症状经济”贡献新的“韭菜”,新的“流动性”,新的“笑话”!而那些最早入场,收割韭菜的“庄家”,则在背后数着沾满散户血汗的钞票,嘲笑着这个癫狂的时代。Memecoin 的火爆,与其说是“金融创新”,不如说是“集体癔症”,是“症状经济”病入膏肓的铁证!
你看,“症状经济”的套路其实很简单,就是转移视线,模糊焦点,让你永远停留在“症状”层面,永远看不到“病根”所在。它生产症状,消费症状,再用消费症状的利润,去生产更多症状,形成一个永动机式的恶性循环!而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症状经济”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既是“症状”的生产者,也是“症状”的消费者,还是“症状经济”这个大机器上一颗颗螺丝钉,我们都在合谋出演这场荒诞的闹剧!
“BUILD a SYMPTOM economy!”这句口号,与其说是“建设”,不如说是“承认”!我们早已经身处“症状经济”之中,我们早已经在日复一日地“建设”和“巩固”这个病态的系统!
所以,真正的“解放之路”,不是继续吃药,而是“享受你的症状!”——不是沉溺于痛苦,而是把症状当作武器!我们要像福尔摩斯一样,从最细微的“症状”入手,去解剖这个病态的社会,去寻找隐藏在症状背后的真相!“症状经济”本身,就是资本主义这个“病人”发出的最响亮的呻吟!我们要做的,就是倾听这个呻吟,分析这个呻吟,最终,超越这个呻吟!你,敢不敢一起来“享受”一下我们这个时代的“症状”?也许,只有真正“享受”过痛苦,我们才能找到通往真正“健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