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
日本动漫日本是世界动漫强国,其动漫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不失创新和吸引力,动漫是日本的重要产业链。日本动漫起源于1917年,其动漫作品更注重使作品精致小巧,而且一丝不苟的日本文化同样也影响了日本动漫的特质。日本动漫的特色总括起来可以界定为:细致的角色、造型及场景设计;借助超现实的想象空间,以满足观众对不可能实现之事的幻想;刺中观众幻想的神经。 [9]在日本,有几家专业性的卡通艺术家机构。其中,“日本漫画家协会”成立于1964年,是日本的全国性漫画家组织。 [10]汇集了全国所有的专业卡通艺术家。协会前任主席是近藤日出造。1985年,协会被日本教育科学部认可,开始它对卡通艺术人士的公共性服务。协会的现任主席是千叶彻弥。 [10]协会汇集了各种流派的卡通艺术家们。协会总部设在东京,并由9个分支机构遍布日本。
中国动漫
中国动漫,是指中国(大陆)地区的动画和漫画。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1926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动画第一部长片《铁扇公主》,发行到东南亚和日本地区,为中国动画走向国际作了很好的铺垫。中国动画曾无比地辉煌过,这也证明中国动画片是有实力的,有适合它发展的艺术规律。纵观中国动画这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国动画始终致力于一条本国特色的道路。 [11]《小凉帽》系列动画片2019、2020连续两年获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动画作品奖以及2019年度优秀编剧奖,并相继荣获第十四届加拿大中国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2019年广东省广播影视奖一等奖、2020年金海豚奖“最佳系列动画片”银奖。 [16]
美国动漫
美国的动漫作品较其他国家的动漫作品而言,其动作流畅、情节想象力丰富,而且通常多运用高科技拍摄手法。概括起来,美国动漫的特色不外乎这四种:“美国英雄主义”、“利用动漫特技制造逼真感与震撼力”、“刺中观众幻想的神经”和“英雄配美人”。[12]
词汇误用
播报编辑当今中国大陆地区的网络、电视、杂志等媒体上“动漫”一词已经被频繁使用,由于我国没有成熟、严格的ACGN(Animation 动画,Comic 漫画,Game 游戏,Novel小说)市场与文化,日系动画的影响全靠网络传播和口耳相传,动漫这个词汇误用情况非常普遍。以致于现今大陆群众渐渐对“动漫”一词有许多误解。1、有漫画原著,由漫画改编的动画叫做动漫(认为动漫是会动的漫画),否则为动画片。2、一个IP既要有漫画,又要有动画,才可称为动漫,否则为动画片。3、动漫指日系动画,非日系动画则为动画片。4、高龄向(青少年向)的动画是动漫,低龄向(幼儿向)的动画是动画片。5·现在很多动漫都是网络小说改变形成以上五点是错误的,为最为常见的“动漫”一词的误用,都是由对动漫与动画的关系概念模糊所致动漫文化圈内通常将此类误用讽刺为“冻鳗”或者“二刺猿”。卡通风格动漫是动漫的一种,但动漫不是卡通的别称。 [3] [13-15]“动漫”一词仅在华语圈使用,其他国家地区没有类似表述。 [1] [3]“动漫”一词的确一开始是由于人们的误解而口耳相传的。但是,产生这种误传的实质原因是因为,我国没有一个完善的ACGN产业链与市场,并且数量众多且质量参差不齐的动画,大多数的受众是0-12岁的儿童,而人们对于国外的ACGN文化的热情却一直在发酵,这导致人们需要一个“新词”,来将受众为幼儿的”动画”与受众为全年龄的“动画”区分开来。在多数普通受众不了解其起源的情况下,“动漫”一词的含义以讹传讹,充当了这个角色。越来越多的人误以动漫一词来代指非低龄向的动画,作为对大众对动画的刻板偏见的妥协。词语的含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间人们的不同需求,也促进了词语的词义发展。同样,词语含义的发展,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像这样的语义变化,也昭示了中国动漫产业艰难且畸形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