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多深的爱,

让一个人觉得对方的死亡比自己的更加真实。

最近在读 《生命的礼物(关于爱、死亡和存在的意义)》

简介中说,这是欧文·亚隆夫妇送给对方的临终礼物。

开始读这本书时觉得,上天多么眷顾欧文,让他在十五岁时便遇到了相守终身的灵魂伴侣,思想契合、相互扶持、永远为拥有对方作为伴侣而感恩;但后来才慢慢意识到,在一起有多幸福,失去就会有多痛苦,这位88岁高龄的老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才开始学习一个人生活。

自从玛丽莲生命结束的那刻,欧文的字里行间里没有了焦灼,只有长长的落寞和无措。

无意识中觉得什么都要和玛丽莲分享了才算是真实发生的习惯更是一次次提醒着欧文,自己的挚爱真的离开了;但同样感受到的是,欧文在面对自己的死亡时反而更加平静。

突然想到,在姥姥去世后我做的第一个梦——

姥姥和我坐在一辆车的最后排,原本应该是在往前开的车突然开始向后退,车辆倒退的速度越来越快并伴随着十分尖锐刺耳的声音,就像电影中闪回记忆会配的那种音效;当我惊恐地抓着扶手从后挡风玻璃看出去时才发现马上就要撞上后面的车了,但像穿越了一样,我和姥姥瞬间进入了后一辆车的后排座位。

就这样重复了三四辆车,直到恐惧和尖锐的声音让我突然从梦中惊醒。

这是唯一一个我明确感知到梦中的画面除了灰白没有任何颜色的梦。

我仍然无法解释从这个梦里应该接收到什么讯息,也许是这样逝去的人便能再“活”一次……

真切的倒退和惊醒就像是曾经活生生存在于三维空间的一个生命,在死亡来临的时刻之后被瞬间扁平化——

一切只能由一张张薄薄的照片证明,这个生命曾经存在。

Irvin & Marilyn

在这本书中,玛丽莲的离世仿佛也只是一个节点。相比于前期对分别的焦虑和告别的描述,以及之后欧文记录长达一百多天的心路历程,玛丽莲生命停止的那一刻,数了14次呼吸之后停止的那个瞬间,太快了。在那之后一切都变了。

“正如对待大多数事一样,我选择不去想它,以避免去做任何决定。”

在书的后半部分,也就是欧文记录自己的思念是如何一点一点回归“理性”的过程中,他记录着自己为继续一个人的生活所做的努力,也仍然在所有觉察到的时刻直接地表达自己对玛丽莲的爱。身为读者,积攒的情绪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以释放。

书评中说的最多的便是

“直面死亡”

的确,这本书不是告诫、不是在传递恐惧,欧文用他的坦诚向我们展现,即使是一生都在研究和从事心理治疗的大师、帮助无数人走出丧亲之痛的引导者,在面对相爱相守近七十年的伴侣离开时,也想要逃避、会做出孩子般任性的反应、为自己的性欲懊恼,和难以控制的悲伤。

我想,这不代表着理性认识就是无用的或他人永远无法真实体会自己的痛苦,而是在面临痛苦时,所有人都会有这些反应,这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一个人会做出的反应。

所谓的直面也许就是感受、再经历这一切,让自己走过,那份痛就会逐渐退去,到一切变成记忆之后,继续开始新的生活。

“摇篮在深渊之上轻摇,常识告诉我们,我们的存在只是两团永恒黑暗之间,一道短暂的光隙。”